樸語山居
PUYUSHANJU

NEWS

新聞資訊

園林養護管理的精華分享
來源: | 作者:樸語山居 | 發布時間: 2021-08-12 | 605 次瀏覽 | 分享到:
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綠化植物,不同的綠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長規律,把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時間是苗木成活的關鍵,在苗木最適宜時間內栽植,確保苗木成活,提高工程質量。

一、園林種植工程


1、園林種植工程中要遵循植物生長規律把握苗木的栽植時間

    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綠化植物,不同的綠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長規律,把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時間是苗木成活的關鍵,在苗木最適宜時間內栽植,確保苗木成活,提高工程質量。苗木栽植時間遵循植物生長規律,不同的綠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長規律,把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時間是苗木成活的關鍵,在苗木最適宜時間內栽植,確保苗木成活,提高工程質量。通常是:春季施工:三月中旬至四月下旬;雨季植樹:雨季時節,七月上旬至八月上旬;秋季植樹: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;鋪種草坪、木本花卉、草花,四月至九月下旬。


植被類型

草本花卉

地被植物

小灌木

大灌木

淺根喬木

深根喬木

分部深度

30

35

45

60

90

200

允許偏差

<5%

<10%

2、種植對策

(1)裸根移植適用于秋末至次年春季;

(2)在生長季節,樹木處于生長旺盛狀態,蒸發量大,此時移植成活率低;

(3)種植前應使土壤達到種植土要求,覆土0.6m以內粒級為1cm以上的渣礫和2m內的瀝青、混凝土及有毒有機垃圾必須清除;

(4)土壤疏松,容重不得高于1.3 ;土壤排水良好,非毛管孔隙度不得低于10 %;

(5)種植土要求:土壤pH值應為7.0—8.5,土壤含鹽量不得高于0.12%,土壤營養元素平衡,其中有機質含量不得低于10g/kg,全氮量不得低于1.0g/kg,全磷量不得低于0.6g/kg,全鉀量不得低于17g/kg。


二、園林植物灌溉問題

(一)、澆灌原則

1、根據當地氣候特點、土壤墑情、植物習性進行澆水, 保障正常生長;

2、因時、因地、因樹制宜。

3、因時:掌握合適灌溉的時機。

4、因地:根據不同地區、不同地域、不同土壤類型制定不同的灌溉方案。

5、因物種:根據不同植物種類、同種植物的不同時期對水分的需求特性不同,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案。

(二)、澆灌要求:

1、土壤中保持維持植物生長所需的正常含水量。應對土壤中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層的含水量進行監測,進行科學的灌溉。

2、新植樹木應在連續5年內充足灌溉,土質保水力差或根系生長緩慢樹種,可適當延長灌水年限。

3、水質要求

(1)、以清潔的地表水為佳。

(2)、忌廢水、污水。

(三)灌溉水的來源

1、灌溉水的來源有:降雨、降雪、自來水、自備井水、河湖水,中水。

2、嚴禁使用撒過融雪劑的積雪補充草坪土壤水分。不符合灌溉水質要求的任何水源不得進入綠地。


(四)灌溉特點及要求

1、 春季灌溉:春季是樹木生理活動旺盛,水分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植物的生長,春旱時注意抗旱;夏季灌溉:此時是植物生長旺盛期,同時也是植物蒸騰量最大的時期,需消耗大量的水分與養分,是灌溉重點期;秋季灌溉:秋季氣溫下降,植物生長減慢,應適當控水,促進植物組織生長充實與枝梢木質化,以便植物順利越冬;冬季灌溉:冬季多數植物需水量減少,應控制灌溉。

2、竹類應于每年春季出筍前澆足催筍水,5、6月澆足拔節水。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,秋季澆孕筍水,冬季過于干旱時可適當噴水。

3、一般在早晚進行,以清晨最佳;夏季高溫天氣忌正午灌溉;冬季氣溫較低時宜在中午前后灌溉。

4、移栽與定植后的灌溉:新植樹木因根系受損吸水能力有待恢復、根系分布范圍小,對水分的需求過多地依賴灌溉;新植樹木在5年內需充足、科學地灌溉。

 

(五)灌溉水量

 

1、植物種類、生長發育階段、土壤性質、天氣狀況的不同,灌溉量也不一樣。應根據植物的需水量及土壤含水量確定灌溉量。

2、應從土壤情況、植物情況、立地條件、天氣情況等決定是否需要灌溉,采用那種方式灌溉。

3、不同植物種類的灌溉量

(1)花灌木、地被植物、草坪、花卉是灌溉的重點關注點;

(2)耐旱不耐水濕的植物應控制灌溉量;

(3)不耐旱的陰生濕生植物應適當增加灌溉量。

(4)新植樹木應嚴格控制合適的灌溉量,采用科學的灌溉方法;

(5)植物生長旺盛期、夏季開花期、秋季果實膨大期,灌溉量應適當加大;

(6)花灌木在花芽分化期、開花期應適當控制灌溉量;

(7)休眠期就減少灌溉量。

4、不同質地、性質土壤的灌溉量

(1)黏重土壤宜采用間歇式灌溉;

(2)保水保肥力不強的沙土地,宜少量多次;

(3)土層深厚的沙壤土,應一次灌透,見干后再灌。

5、不同天氣的灌溉量

(1)春季干旱少雨天氣應加大灌溉量;

(2)夏季降雨集中期,應少澆或不澆;

(3)秋季干燥天氣、晴天風大時應多澆。

6、每次灌溉水滲入土層的深度

(1)每次灌溉要灌透,切忌只濕表層;灌溉不能太頻繁,以免頻繁灌溉導致植物根系長期浸泡水中,因缺氧而死亡。

(2)生理成熟的喬木應達到80-100厘米;

(3)一般花灌木應達到45厘米;

(4)一二生草本花卉、草坪應達到30-35厘米。

(六)灌溉方法:

穴灌、漫灌、溝灌、噴灌、滴灌


1、漫灌:適用于地勢較平坦的群植和片植植物。此法是傳統灌溉方法,但耗水,土壤易結,應灌水后及時松土保墑?,F一般采用局部漫灌。

2、溝灌:溝灌是在樹木行間挖溝,引水灌溉;一般用于苗圃管理。

3、噴灌:用移動或固定的噴灌設施,用人工或自動控制方式進行灌溉,是目前城市綠地灌溉的采用較多的生態灌溉方法。此法省水、省工,能減輕高溫對植物的危害,但對設備、水源要求較高,投資大。人工控制的噴灌需專人看管,以地面達到徑流為準。

4、滴灌:集機械化、自動化等多種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灌溉方式。投資大,目前多用于重點部位的立體花壇灌溉。

(七)灌溉要求

1、灌溉的方法很多,應以節約用水、提高利用率和便于作業為原則,以植物的栽植方式、所處的環境來選擇。

2、灌水前要做到土壤疏松,土表不板結,以利水分滲透,待土表稍干后,應及時加蓋細干土或中耕松土,減少水分蒸發。

3、用水車澆灌時,應接軟管,進行緩流澆灌,保證一次澆足澆透,嚴禁用高壓水流沖毀樹堰。

(八)圍堰灌溉

    主要是對單株或叢植多株喬灌木,需在樹冠投影范圍外圍堰;此法省水,但費工費時。通過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來補充樹體養分,從而增強行道樹(大樹)的生長勢。對樹堰進行覆蓋,既保證樹木正常生長,又保證黃土不露天。

(九)排水

1、排水原因

   長期陰雨、地勢低洼漬水或灌溉澆水太多,使土壤中水分過多形成積水稱為澇。園林植物受澇缺氧,根系變褐腐爛,葉片變黃,枝葉萎蔫,產生落葉、落花、枯枝,時間長了全株死亡。為減少澇害損失,在雨水偏多時期或對在低洼地勢又不耐澇的園林植物要及時排水。

2、排水方法

   排水的方法一般可用地表徑流和溝管排水。多數園林植物在設計施工中已解決,排水問題,在特殊情況下需采取應急措施。綠地的排水要與城市排水系統綜合考慮。

(1)地表排水法:利用自然坡度排水,是最常用、最經濟的排水方法。

(2)明溝排水法:明溝需進行一定的景觀化處理。

(3)暗溝排水法:綠地下開挖暗溝或鋪設管道排水。

(4)機械排水法:在地勢低洼地,采用溝、管排水有困難時,可采用抽水泵進行排水。

(5)其他:在雨季可采用開溝、埋管、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時對綠地和樹池排澇,防止植物因澇至死。綠地和樹池內積水不得超過24小時;宿根花卉種植地積水不得超過12小時;花池應在適當位置加設排水孔。


欧美视频一区二区-国产三级在线-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-日韩福利电影一区二区